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10年的十個鏡頭

2010年是極度重要的一年,至少對於我自己而言,在時裝上,今年興的潮流也至少是我喜歡的。讓我們在大除夕這天靜下來,好好回顧一下今年買過什麼、穿過什麼、愛過什麼,有什麼時裝事與物值得寫下來。

1. Carine Roitfeld離任

Carine Roitfeld宣佈明年一月尾離開《巴黎時尚》(Paris Vogue)——急景凋年之時聽到這樣的消息都不是不震驚的,但不過幾秒時間,因為時裝界的人事變幻比任何行業都更密集更沒有任何不可能吧。必然的轟動之後是傳言滿天飛,指所謂的辭職是連Carine的左青龍Emmanuelle Alt和右白虎Olivier Lalanne也事先不知情,原因就是Carine其實不是辭職,而是被人炒魷魚。八卦的讀者一定聯想到年初時裝周她被巴黎世家拒諸時裝騷門外的新聞,又有說她借B牌的新衣給M牌抄襲。致命一擊是,名牌沙皇Bernard Arnault威脅不解僱Carine就將下期LVMH旗下所有品牌廣告抽出《巴黎時尚》,更難聽的還有……你還是自己上網看吧。

可信乎?那些「引述消息人士話」聽得太多,八卦雜誌看得太多,腦裡總浮現「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八個字。我自己倒是不太理會,當耳邊風聽過就算。接下來Carine Roitfeld最大可能的新東家人人都說是湯‧福特(Tom Ford)。至於誰繼任《巴黎時尚》,個人希望是Emmanuelle Alt。其實,她所做的是沒有好壞善惡之分的,你愛她,就覺得她魅力四射,連玩小圈子都玩得出神入化,相反(或站在某些人的角度)她就是以權謀私,搞個人崇拜。事實上,她的作風獲得大部份讀者的喜愛,她的個人衣著和所辦的雜誌都比Anna Wintour更吸引。無論如何,她在這個階段勇敢地走出了新一步,應祝她(和所有人)前程錦繡。

Carine Roitfeld,上另一本時裝雜誌的封面,這樣的大編輯都可算一絕。
Carine Roitfeld,上另一本時裝雜誌的封面,這樣的大編輯都可算一絕。

Carine Roitfeld最強是以性入衣,連男裝版也不例外。
Carine Roitfeld最強是以性入衣,連男裝版也不例外。

2.Celine/Phoebe Philo全勝

被稱為新世紀低調美女皇的Celine的Phoebe Philo本月初勝出了2010年度的British Fashion Awards,肯定沒有太多反對聲音吧?先不說衣服,光是手袋就夠強,以沒有款式的反It bag排斥以前Chloe造過的It bag,實行打倒昨日的自己。最受歡迎的是Cabas Tote,waiting list超過兩百個(我用全黑);Luggage Tote幾乎出現在每個街拍博客上,捧場的不少是男性;Classic Bag則搶去了2.55和愛馬士H字扣同款袋不少風頭。急流勇退的人多,東山復出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能更上層樓的少,Phoebe Philo成功推翻了這種所謂宿命。她不再用在Chloe時候的一味復古情懷,而是有所提升的懷舊,也有念及顧客的實際需要,不會揮錯亂的神經刀。今年王菲在舞台以外穿了許多的Celine,雖她並不如Phoebe般進步,但這個不打緊,大家只要看到她願意出來唱就好了。

Phoebe Philo登上The Gentlewoman創刊號,美貌與才華令人折服。
Phoebe Philo登上The Gentlewoman創刊號,美貌與才華令人折服。

Cabas Tote,明年繼續大熱。
Cabas Tote,明年繼續大熱。

3.精品店里程碑

今年香港(甚至世界)最頂尖的精品零售商Joyce 40周年,連卡佛更是160周年。最可惜的自然是馬太不能主持這次的大壽,其實如今Joyce和連卡佛已是閉門一家親,但時裝人多少明白精品店(老派人叫boutique,潮人叫select shop)和精品百貨是兩回事。對我而言,Joyce總有一種人情味,以前每次留連總是遇上同一群售貨員,不少都是auntie級人馬,她們似是見慣浮華氣定情閑,後來經過收購和馬氏的全面退出後,它或許最終會失去它的人性味、傳奇色彩(馬氏經營永安,郭氏經營先施),Joyce變成只是個店名。即便如此,今年的慶祝活動卻絕不失Joyce的氣派,那個「時裝之旅」展覽我覺得還好,最最吸引的一定與多位藝術家的交科,曾梵志的絕對伏特加與岳敏君的Ruinart香檳是買來放都值得的好東西,還有巴黎的Laduree macaroon,這些都叫我想起Joyce Ma熱愛藝術和將她覺得美好的產品介紹給顧客以分享品味的精神。

Joyce Ma & Adrienne Ma,我不喜歡這位successor。
Joyce Ma & Adrienne Ma,我不喜歡這位successor。

曾梵志的Joyce 40th絕對伏特加,可拼成畫作。
曾梵志的Joyce 40th絕對伏特加,可拼成畫作。

4.購物新生態

所謂新 的購物生態是︰Burberry的10秋冬裝發佈會內八成款式的衣服手袋,於騷後5日內接受網上訂購,貨品將於6至8星期內完成,並立即寄到顧客府上。這 無疑是更新了購買時裝的定義,雖然在乍暖還寒的日子買下一季冬天衣物是有點顛倒,但其實不難接受。事實上,在網絡購物發展成熟的今天,時裝的趨勢是我們也 愈來愈走近源頭去買衣服,但中介者(例如時裝店)不會完全消失,但肯定面對更大挑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設計師品牌都可以接受顧客直接訂購衣服。言而某 些,例如我,仍然認為享受時裝其中一部份來自尋覓和試身的過程,太容易得到反而讓犯賤者見棄。

Burberry的騷後訂購,聽說Eason都訂了窩釘biker jacket。
Burberry的騷後訂購,聽說Eason都訂了窩釘biker jacket。

5.直播自己——Twitter/微博

去年我還只肯用面書和博客,但今年它們都有點out了,要用更平權自由的Twitter或華文世界的微博,起初是有些抗拒的,而且只願八卦別人,後來因為要學習開放自己才正式使用的。

時裝人都是自戀的,就算不是裝鏡牆在浴室的地步,也至少照一輪鏡才肯出門的程度吧。數碼相機和手機拍攝的方便,使時裝人都為自己拍衣櫥日誌,但本著無可厚非的虛榮心,也不願辜負了互聯網的科技,於是便每天直播當天的look。潮人將他們每天所買所吃和誰在哪都一一公開,而且就像上一節所說,接收的途徑是直接和即時的,不需像雜誌這樣中介。

進行了數個月這種blogging活動後,對於fashion(和non-fashion)的資訊,我感到百花齊放超級混亂,混亂之中又有不少主流以外但極有趣的資訊,而且能跟對方直接交流,包括一些同好、有識之士、時裝從業員,甚至偶像,總是健康的樂事一樁。

微博限字140,於我這種長氣袋是最大挑戰。
微博限字140,於我這種長氣袋是最大挑戰。

我欣賞的人都開了微博,直接發佈自己的新聞,跳過傳統媒體。
我欣賞的人都開了微博,直接發佈自己的新聞,跳過傳統媒體。

6.iPhone/iPad is a fashion item

方才寫到購物和社交的新型模式,都是由互聯網和電子科技的帶動,而在這場文化小革命裡面扮演最最重要角色的誠然是蘋果的i乜i物。時裝人選擇手機和普通人是有不同的,除了樣靚(非常重要),還要影相ok(用來影snap),又要上Facebook(分享他們的look of the day),今年iPhone猶如直播了巴黎米蘭天橋的時裝周。其實時裝人理應不願千人一面地統一使用iPhone的,總有少數人堅持本來智能地位穩固的黑莓,或者alternative而功能不被比下去的HTC,但問題是App Store裡面的報紙/雜誌/電子書及各式各樣的軟件戰勝了所有對手。

至於iPad,Burberry在其官網直播時裝騷,Conde Nast旗下多本時裝讀物都有iPad版本,環保潮人手裡的《名利場》都電子化了。就像上兩節所說,e-交易、e-購得、e-商業在時裝工業一日千里,iPad那清晰度高的屏幕最佳的用途就是catalog,點指兵兵選的是Net-a-Porter app裡的YSL,Zara已經在部份地區推出網上購物,用iPad app直接買連鎖店時裝(不用加上「相信」二字)指日可待。Apps的投資成本較低,創意和有機性卻無限,肯定會繼續為時裝業界增添更多可能性,好處是個餅焗得更大。

Net-a-Porter apps for iPad & iPhone,手指一點即買。
Net-a-Porter apps for iPad & iPhone,手指一點即買。
Vogue Hommes Japan的電子版,應該是最善用iPad的一份styling(如果有多點衣服就更好)。
Vogue Hommes Japan的電子版,應該是最善用iPad的一份styling(如果有多點衣服就更好)。

7.街坊價Lanvin

一年一度的H&M街坊價crossover今度的對象是巴黎chic的班霸浪翻,肥仔Alber Elbaz用精選碟的方式揀了最賣座的金曲設計給H&M生產。當然不是用新鮮感吸引人,街坊價錢才是誘惑。過去的多次crossover都被人投訴質料勁差,就算我一次都未買過都估計到吧(只有一件Viktor & Rolf汗衫,朋友送)。以往從未幫襯主要是因為日常生活裡已夠多麻煩,絕對不再搵自己笨去排隊購物。今年在作出選擇的時候,都問一問自己why not,既然都沒有什麼可以損失,就去一次吧。原來,「搶購」真的不是誇張的形容,在一片的瘋狂裡(那些穿得身光頸靚的潮人為了爭衣服鞋子的時候,拉拉扯扯真是型格掃地),慢條斯理的我居然絕大部份想要的items都得到,本來以為太大的鞋子回家試竟然也剛剛好。男裝的質料比女裝的要好一些,cutting其實是以H&M的為依歸,反而不是Lanvin本身的那種闊,於我身型更合宜。

時裝界的保守黨員大概會認為Lanvin是「委身下嫁」H&M,完全是自貶身價的表現。我會這樣看,即使H&M不正式和Lanvin crossover,H&M(或whoever)隨時一聲唔該沒有就將Lanvin的設計抄去,反正不收錢都會被抄,何不收錢,何況Lanvin本身銷售成績又不那麼強。在時裝裡,抄襲不完全和道德有關係,反而是行業運作和發展的一種手段,所謂後現代已經沒太多百份百原創,凡事往好的方面看,抄襲過後就是新生,沒有原創就remix(混雜)。至於保守黨員氣憤的其實是他們用真金白銀買的貴價Lanvin落入凡間,Mencius said,「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Lanvin x H&M發售前後讓名人穿上,我覺得以林憶蓮的《噴射》封面最動人。
Lanvin x H&M發售前後讓名人穿上,我覺得以林憶蓮的《噴射》封面最動人。

頭100人排隊有贈品(這個不是我的,我懶影相而已)。
頭100人排隊有贈品(這個不是我的,我懶影相而已)。

8.湯‧福特女裝

Lanvin x H&M的宣傳是堪稱無孔不入的喧嘩式——網上紀錄片任看,設計師訴衷情,替開賣、公開款式等倒數,發售前後又讓張曼玉、李嘉欣、劉嘉玲、林憶蓮等等名(美)人穿上,然後又是Twitter/微博自動發功,極高明的推廣手法。這一邊廂是如此的maximal,那一邊廂的Tom Ford女裝卻是反其道而行。在9月紐約時裝周,福特先生在其麥迪遜大道的店舉行了一場只約有100名觀眾的雞尾酒會,展示他回歸女裝的作品,而那100人就是些頂尖時裝小圈子名人,過程極力低調,務求照片不會流傳到網上,因為福特希望回復從前老日子期待看fashion的心情。官方Terry Richardson攝影團外,所有參與人士都必須保密,照片由官方和12月號Tom Ford客席的Paris Vogue發布。這一招是欲蓋彌彰,同樣能引起話題性,好處是神秘和防止抄襲,但如此害怕抄襲是否是不夠自信的表現呢?

Tom Ford客席的跨年號Paris Vogue。
Tom Ford客席的跨年號Paris Vogue。

9.繼續GaGa
去年她已經成功將時裝世界的瘋狂和幻想融入音樂,將形象玩到出神入化,一次又一次為人們帶來驚喜,當然又是驚大於喜,舊年的紅蕾絲面具頂多將Eminem嚇得目瞪口呆,今年的肥牛裝已經超越美學觀點,到達衛生的問題,那幾天人人都說要將她打邊爐!日本的Vogue Hommes Japan為她做特輯時,用了Jo Caladerone這樣一個不自然的假名讓她「扮」成男裝儷人,有點像鄧小宇化名錢瑪莉的感覺,如果有黃韻詩版本的川島芳子的效果,就能為新一代基偶像的金身鍍上一層camp的色調。

講到尾,幕後推手是造像的Nicola Formichetti,他一向都是重口味,但手勢光鮮企理,所以多hardcore多gay的style落在他手中,其實都不會太令人不安,純粹的像Bruno就或許對有輕微潔癖者有不良影響,但又另一趣味,一切視乎閣下的接受程度。另一點想提的是Lady GaGa的確對fancy打扮有實際推動作用,非正式觀察市面上的打扮好像真的有更勇敢的趨勢,那絕對不是壞事。假假自己壓力肯定不小吧?連落街食飯都要又假髮又7吋無踭鞋,有時她也許應該讓同一個形像慢一點發展出多幾個變奏,而全天候頂住image做人又不那麼的健康。有時停一步不是壞事,退一步更是海闊天空呢。

牛肉裝起初我以為是在雜誌上的one off,誰料有個更硬的版本。
牛肉裝起初我以為是在雜誌上的one off,誰料有個更硬的版本。

Jo Caladerone,可惜沒有太多坎普趣味。
Jo Caladerone,可惜沒有太多坎普趣味。

10.McQueen辭世

麥昆他界的那個晚上最先是在網上看到新聞,先是呆了幾秒,然後傳開去朋友。中國人說天妒英才,西方人說the good die young,我覺得另一種好「容易死」的人就是「妖」的,陳百強、張國榮……中文的妖很難表達,不同於camp、姣、艷等,有時它有以上的一面,但更多時候是以上的remix。至於為什麼妖物會容易死,坦白說,到底只能說是一種宿命。但如果不滿這答案,具體原因其一是壓力吧?做那麼多驚世駭俗的事,有幾多眼光要承受,不足為外人道(當然有人能倖免)。接著我打開那些歷年來的Gap Press,多次做封面不在話下,他的show更是一絕的。他的時裝,是連一些完全不慬時裝的人都嘆為觀止。看著那些穿上他揉合了street、舞台和couture的 show piece的model們扮棋子在燈光棋盤上走來走去(05 S/S),娛樂性和視覺效果媲美演唱會,極盡inspiring之能事。當年我還走到未擴充前的新世界 Joyce摸一摸那些和服篷篷裙。想起三年前伯樂伊莎貝拉‧吹(Isabella Blow)先行一步,她也是一代妖后。想到這點時,我的確是非常沮喪的。聖羅蘭離世於這一代人是遲早的事,但麥昆辭世真的較難接受,因為他還有那麼多可能性,那麼多可做應做而未做的。我常常在想若梅艷芳活到今天,演昂山素姬的就一定是她,你懂的。

Sarah Burton did a good job. McQueen可以放心了。
Sarah Burton did a good job. McQueen可以放心了。

R.I.P. Lee Alexander McQueen(1969-2010)
R.I.P. Lee Alexander McQueen(1969-2010)

文章是平安夜前動筆,完成前半篇時想先放上來,最後又因出外要放棄分成兩篇,到最後兩天才有時間埋尾。今年只寫了6篇,明年希望能寫多一些吧。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關於10秋冬男裝的各項

如果有逛我另一個博客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我近月常去跟心理專家見面,最近幾次她看我衣著都問我那天是否還有約會或活動。我笑說︰「總在你面前說自己如何如何對時裝有興趣,如果穿得太隨便會使我心虛,怕你以為我是空口講白話的人。」她哈哈大笑。穿時裝是講心情的一回事,在心情變得比平靜多一點點興奮的日子,我的確較有心機打扮。Counselor又問我︰「雞碎的收入夠你使嗎?」我說︰「當然是杯水車薪啦!但style是豐儉由人的,可以是多多益善,也可以是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最大效果的遊戲,more dash than cash and vice versa!」對於今季的潮流你大概比我還要熟,寒衣不知買到第N件。所以呢,我的文題並不是「10秋冬男裝潮流」,是我喜歡、有興趣和打算作這樣的打扮的幾項。無論你是連卡佛的VVIP/VIC、Zara常客,還是利時之友都一樣可以來瞄一瞄。

1.海陸軍裝

軍裝一次又一次回歸,今度開的是海陸軍雙辣。海軍大將是Balmain的金鈕海軍藍pea coat,簡直是時裝識字卡裡「pea coat」的插圖。陸軍大將Christopher Bailey用了1/3個show的篇幅來描述Burberry Prorsum對各種軍綠色的推崇,Burberry的名物trench coat本身就是軍事發明品,他們造這個潮流自然是手到拿來。Burberry在pea coat方面的著墨也甚重,但我覺得走不出近年的軍褸華麗化的手法,反而不及Balmain那件的反僕歸真。

海軍大將Balmain,簡直是時裝識字卡裡「pea coat」的插圖。
海軍大將Balmain,簡直是時裝識字卡裡「pea coat」的插圖。

軍綠色Burberry Prorsum,腰間拉鏈細節值錢。
軍綠色Burberry Prorsum,腰間拉鏈細節值錢。

Burberry在pea coat方面的著墨的是軍褸華麗化。
Burberry在pea coat方面的著墨的是軍褸華麗化。

3.1 Phillip Lim的黑色軍服另有天地。
3.1 Phillip Lim的黑色軍服另有天地。

2.剪毛

人人聽到我在那間學校那個系唸書就以為我是唸時裝設計的,當然不!我沒有那樣的天份,我其實是唸染整學。即是一些服裝產品加工過程,其中某科教過一些面料加工,就例如今秋冬極盛的Shearling--剪毛。真正的shearling指的是幫羊咩剪去出在羊身上羊毛,當然,那是高級精品的做法。學校教的那些是中下價成衣的量產加工方法,在厚織布上作破壞,弄成有個剪毛表面的模樣。

頂尖名牌固然傾向用真的剪羊毛,或者更加矜貴的連著羊毛的羊皮(Shearling Skin或Sheep Skin),因為可以收你更貴嘛。Burberry Prorsum除了軍裝外,今季至突出的就是剪毛皮外套,或在點綴在軍綠色上。Burberry的剪毛皮外套的超高領子使人喜歡是因為一穿上就有種架勢的魅力。當然不介意越界穿剪毛的男士可以選擇JPG筆下的Hermes(和Burberry Prorsum)的女裝,反正靈感和精神完全來自男裝。

Burberry剪毛皮外套的超高反領子使人一穿上就有種架勢的魅力。
Burberry剪毛皮外套的超高反領子使人一穿上就有種架勢的魅力。

Burberry Prorsum 剪毛外套細節
Burberry Prorsum 剪毛外套細節

女裝玩的是外剛內柔,硬朗的剪毛bomber jacket內襯lace裙。
女裝玩的是外剛內柔,硬朗的剪毛bomber jacket內襯lace裙。

Hermes的Shearling大衣,配合的Shearling姬利包。
Hermes的Shearling大衣,配合的Shearling姬利包。

Vogue Hommes Japan影今季潮流,極喜歡紫色頭的Justin Stewart,樣子抵死賤格。
Vogue Hommes Japan影今季潮流,極喜歡紫色頭的Justin Stewart,樣子抵死賤格。

3. 駱駝裸色

張愛玲語︰「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后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對於在城市長大的我而言,「Camel」這個字頂多只是個香煙牌子,或者同名牌子同時出品的服裝,而非戈壁灘上的運輸動物。今季人人都說駱駝色是新黑色,是最重要的時裝顏色。

除了Rick Owens造了多件堪稱他的新經典的駱駝裸色夾克外,Dries Van Noten、Burberry Prorsum、Prada等都有涉足,我則喜歡我向來不怎欣賞的Gucci那件duffle coat(漁夫褸)。向來不怎欣賞的Gucci是因為我認為設計師Frida Giannini只是造assessories叻,時裝方面未能領風騷。當然,人家是luxury brand,根本不求領什麼風騷。不過坦白說,這件Gucci漁夫褸實在是收藏品級數。不怕跟女朋友撞衫者則可向Chloe、Stella McCartney或Alexander Wang打主意。

Rick Owens的新經典駱駝裸色夾克,有《星球大戰》的絕地武士感覺。
Rick Owens的新經典駱駝裸色夾克,有《星球大戰》的絕地武士感覺。

Prada的camel colour + shearling。
Prada的camel colour + shearling

Gucci漁夫褸實在是收藏品級,看show已經非常喜歡,Vogue配上Visvim的雙色boots更有化學反應。
Gucci漁夫褸實在是收藏品級,看show已經非常喜歡,Vogue配上Visvim的雙色boots更有化學反應。

Chloe Pre-fall系列的駱駝色。
Chloe Pre-fall系列的駱駝色。

4. 靴靴靴

我從來都是皮鞋人、波鞋人,但不是靴人。Counselor說我和媽媽關係極深,很多行事作風情緒都受她影響,當中有利有弊,此刻是時間要細察修正。其實何只行事作風,連生活品味都極受她左右。可惜的是,她並不是這方面的人才。從小她就向我灌輸高筒鞋百害無一利,所以我在很後才開始試穿高筒鞋和靴子。老實說,自己穿過後都是不明白其他人何以能天天腳踏紅翼或馬田,所以我的靴子是一對起兩對止,而且都放在櫃頂封塵的。

問題來了,如果像我上面幾項的講法地去裝扮,如果下面堅持我的Air max 1/90或brogues,就會破壞了個look。所以我將封塵的皮靴拿出來再試,結果十分舒服。大概我會再添一些。有什麼可以選?幾乎個個時裝人都有一對的Rick Owens小飛俠靴在今季出了迄今至精緻的蛇皮和裸色,Visvim有雙色長boots,加上大熱毛毛的有Burberry Prorsum,簡直超級多元化。

Rick Owens的suede小飛俠靴
Rick Owens的suede小飛俠靴
Rick Owens蛇皮小飛俠靴
Rick Owens蛇皮小飛俠靴

綴以毛毛的Burberry Prorsum皮靴
綴以毛毛的Burberry Prorsum皮靴

5. 豹紋

一般香港後生仔都對豹紋都避之則吉,其實leopard print並不是那麼可怕,問題是要找到一種靚的,和用它的方法。一件豹紋大衣對大部份人來說都太沉重,chic不起來就會老氣橫秋,又有點煞有介事。因此一個手袋仔、一條絲布或者任何小小的豹紋飾物都是好的用法。這點不是我自己想,也不是看時裝雜誌學來的,是大半年前在尖東行人天橋上見到一個戴豹紋絲巾的高瘦瀟灑的skin head男子背影,總覺得那就是楊凡……

YSL的豹紋比較合眼緣
YSL的豹紋比較合眼緣

楊凡的豹紋絲巾,他曾在英國當男模。
楊凡的豹紋絲巾,他曾在英國當男模。

6. 其他

聽倪匡的電台訪問,他笑談當年在大陸的荒唐事。他識字所以被共黨派他去寫下被批鬥者的死刑原因,例如是「地主」(是地主所以就要死已經可笑),最好笑的死刑原因是「其他」。所以呢,不要小看任何的「其他」,其他仍然是重點,而且這幾項是我深愛的。首先是矜貴的velvet料suit,沒有特別被注意,但我發現不少牌子都有一件半件。我年初已經買了,冬天著反而剛剛好。

然後同樣是我不理興唔興都買的披風斗篷(cape),其實女裝方面今季十分嚴重(W說她最後沒有買Celine那件極品德國shearling斗篷,因為太多人有,決定避。後來我翻八掛雜誌看到某人穿著,完全明白)。男裝方面不算多,但也有精品,Ann Demeulemeester花生騷look 26的皮草斗篷就冇得彈,另外壓軸那件襯羽毛的都極重戲劇感,最啱drama Queen/King。當然,穿斗篷最好襯的是legging和高筒皮靴,相信legging已經成為時裝男的基本裝備,甚至脫離潮流的限制。不信你看看高橋盾造的UC x Nike。

Vogue影六套潮suit,都有一套是velvet。
Vogue影六套潮suit,都有一套是velvet。

Gucci的絨西裝
Gucci的絨西裝

YSL女裝trench cape
YSL女裝trench cape

Celine極品德國shearling斗篷
Celine極品德國shearling斗篷

Ann Demeulemeester 10 A/W look 26 皮草斗篷
Ann Demeulemeester 10 A/W look 26 皮草斗篷
送條毛畀我,就請送這條Ann Dem.。
送條毛畀我,就請送這條Ann Dem.。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狂人‧淑女

獲得金球獎和艾美獎美國電視劇集Mad Men(《廣告狂人》)有一般電視劇罕見的深度。像《輪流傳》,同樣是微型史詩,故事橫跨數十年,是一個社會的浮世繪。第一季是從 1960 年說起,背景是美國廣告界,在美國頂尖的廣告公司的總部幾乎都設於紐約曼克頓的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故此出入那裡的廣告猛人被戲稱為「Mad Men」,亦是劇名的典故。

因為太忙,此劇我只看了首季的頭幾集,對劇情還在摸索,但在視覺、聽覺上Mad Men已經吸引著我了。英美日劇的水準本身當然已經較亞洲的高班,但這套的確是高水平中的尖端。那些男男女女吞雲吐霧煙霧迷漫,首集題目就叫Smoke Gets in Your Eyes(我最愛的爵士樂曲之一),加上背景音樂,那氛圍完全俘虜我這種retro精。在開播四季後今年,時裝界在秋冬各大品牌皆用上50’s和early 60’s的classic style作主打,對這個潮流有考慮的人士,或許我能提供一點意見。

淑女豈會貪新鮮

今季這種所謂懷舊的經典其實就是強調曲線、講究輪廓,曾經在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一般我們都認為以義膊、束腰和傘裙架打造出來的這種classic look標誌性設計是1947年的Christian Dior的New Look,但同期Givenchy(他設計夏萍的《甜姐兒》戲服)、Balmain(本人)的推波助瀾都功不可沒。當然也有反對者,香奈兒本人就十分討厭,認為那是封建時代的腰封、束胸衣的借屍還魂。但說到底的重點是︰美嗎?唔,當然是美,一種接近普世的標準吧?肯定不是如今那種新鮮的「Ugly is beautiful」的美。實屬九成以上的女性都會覺得美麗的設計,否則怎會成為經典!

然而,在2010年這次經典回歸卻有點爭議性,雖然時裝大片追捧,但在剛過去的2011春夏時裝周就不太覺得捕捉時代精神的攝影博客Tommy Ton影到很多50’s classics 。原因是什麼?現代女性需要的可能是更簡約、有型格,能在鬧市衝鋒陷陣的衣服,所以「新Helmut Lang」Phoebe Philo的Celine超級成功。這樣說,是否表示我全盤否定New Look回歸?非也,我反而覺得正是好機會讓大家購入幾套喇叭裙。用來作啥?聖誕舞會的dress code如果「咁啱得咁橋」是Mad Men,那麼你還不威盡全場。正經點的話,我認為周街都是一身大膊Balmain、簡約到有點齋的Celine或黑白Rick Owens,加上穿著後者的多為木口木面的蒼白瘦骨仙,簡直令人厭惡,宜一巴摑之。因此,更顯得懷舊淑女look的可愛和平易近人。

Mad Men劇照

Mad Men劇照

Mad Men classic look

Mad Men classic look

Dior New Look 1947
Dior New Look 1947
有人覺得唔前衛唔夠cool就唔好,這讓我想起冷的王菲與熱的梅艷芳,演唱會時前者說「我冇encore」後者則是「鎖起門唔准走!」,其實都是自成一格,可惜沒有選擇,而且冷的一位都不太肯出現。

有人覺得唔前衛唔夠cool就唔好,這讓我想起冷的王菲與熱的梅艷芳,演唱會時前者說「我冇encore」後者則是「鎖起門唔准走!」,其實都是自成一格,可惜沒有選擇,而且冷的一位都不太肯出現。

假假地淑女

讓我們看看代表品牌功課,商業奇才Miuccia Prada和Marc Jacobs經常撞橋,當然因為他們都是非常精於flea market的人,在舊衣裡取靈感是他們的慣用設計方程式,所以秋冬classic trend的左青龍右白虎就是Louis Vuitton和Prada兩大名牌,助攻的則有Dries Van Noten。

在Louis Vuitton和Prada之間,後者的再設計成份較高,有Miuccia Prada一向帶點幽默和後現代的touch。在配件飾物上則不相伯仲,手袋高跟鞋都是整個look不可或缺的,細的手袋比大的精緻,也更切合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淑女身份。不約而同,兩者都在超高跟鞋以外提供較人性化的選擇,Prada有Fiocchetto幼蝴蝶結幼踭鞋,好讓一身淑女裝的你不致像另一叫假假的淑女那樣時常仆街。LV的粗踭鞋也有較矮的選擇,上綴Ferragamo式的大蝴蝶。

Lora Stone in Louis Vuitton
Lora Stone in Louis Vuitton
Lara Stone in Prada

Lara Stone in Prada

Prada老姑婆眉鏡,有Miuccia Prada式幽默。
Prada老姑婆眉鏡,有Miuccia Prada式幽默。

Prada Fiocchetto幼蝴蝶結幼踭鞋
Prada Fiocchetto幼蝴蝶結幼踭鞋

LV粗踭鞋,比一般的105mm安全。
LV粗踭鞋,比一般的105mm安全。


Dries Van Noten的淑女
Dries Van Noten的淑女

前衛楊玉環

講到尾這個潮流的精神是什麼?對!是女人味,世俗眼光中的那種。上月看到電視裡大小S在台灣的Fashion Night Out後訪問,小S取笑家姐沒有玲瓏浮凸的身材,大S則認為平板身材更fashion,更能演繹出時尚味道。姊說姊有理,妹說妹有理。在國際時裝天橋出現的固然長期多是洗衫板人,「維多利亞的秘密」是另一個國度的法律。但是風水是會輪流轉的,今季各大名牌都用了不少的汽水樽身型模特兒,因為New Look講究的是女人味,而以圓潤豐滿的楊玉環們為標準。

巴黎Vogue的Carine Roitfeld叫人仰慕不單止因為她的個人衣著和魅力,更是她對style和trend的拿捏比別人更準確。在數年來的Vouge裡,她就用了大篇幅來捧大胸的非典型model Lara Stone,今季最佳的鬱金香型淑女裝皆由Lara Stone演繹。Carine Roitfeld正是「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five years ago」的人辦,而不是得把口的潮人口頭禪。

Lara Stone,像麥當娜的門牙,Vogue捧她用的字很重「Stone Age」。

Lara Stone,像麥當娜的門牙,Vogue捧她用的字很重「Stone Age」。

Lara Stone in Vogue Hommes International Vol.6
Lara Stone in Vogue Hommes International Vol.6

八多一點點︰10秋冬的Fantatsic Man雜誌,內有Lara Stone的老公David Williams訪問。
八多一點點︰10秋冬的Fantatsic Man雜誌,內有Lara Stone的老公David Williams訪問。

一早就有Michael kors 2008年的Mad Men靈感系列,不怎麼樣。

一早就有Michael kors 2008年的Mad Men靈感系列,不怎麼樣。

鄧小宇寫Mad Men︰60年代女性胸部和現時在日生活中看到的女性胸部很不同,劇中女性的胸都是極圓渾,不似現時的看上比較尖和挺,我想應該是當年的胸圍和現時的在結構和製造上有很大的差異,連這些小節,它的美術也兼顧了。
鄧小宇寫Mad Men︰60年代女性胸部和現時在日生活中看到的女性胸部很不同,劇中女性的胸都是極圓渾,不似現時的看上比較尖和挺,我想應該是當年的胸圍和現時的在結構和製造上有很大的差異,連這些小節,它的美術也兼顧了。

Carine Roitfeld及其公子
Carine Roitfeld及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