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9日星期一

Au Revoir, Monsieur Saint Laurent

對不起,親愛的聖羅蘭先生。我知道是有點遲,但是遲到比冇到好。


過去的一個月,我先放了幾天假,然後就開始編輯7S班的畢業同學錄。因此整整一個月都沒有寫過時裝博客。六月二日的早上聽到老先生的死訊,我並不驚訝,因為06年10月已聽聞您身體欠佳的消息了。唉!人人都逃不過的一關,反正他朝君體也相同,如今大解脫,亦無須太過悲傷。何況你要做的、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我今年二十歲,和YSL本人理應沒能發生任何關係。但我是個怪人,穿不了聖羅蘭的設計,都能夠自製關於YSL這三個字母的回憶。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名牌就是名字就是名牌


早兩篇文章就提到YSL的名氣霸道迫人,如今亦以其名字作起點。什麼時間第一次聽見聖羅蘭 / YSL 這個名?大概是小學時看電視播某齣梁詠琪主演的電影。都忘了是不是女主角,她要到巴黎讀時裝設計,要去的那間就叫作類似「聖羅蘭時裝學院」,明顯是編劇杜撰的。那齣戲的其他一切我都忘了,唯獨是「聖羅蘭」這個亦男亦女的名字深刻我心。我覺得這名字中性,很可能是因為我認識另外叫羅蘭的,就只得一個演龍婆的羅蘭姐了。


很久之後我不知在哪裡認識「YSL」及cassandre logo,才知道YSL原來就是聖羅蘭。那時的YSL前名通常都會冠上「Tom Ford for」三個字,湯‧福特主理的聖羅蘭。所以我知道了YSL不是真的YSL本人做的,但並不知他本人是否在生。然後,我又發現「Tom Ford for YSL」還有下文--「rive gauche」,八掛的我翻閱法文字典,原來全名是由36粒水蛇春組合而成的「Tom Ford for 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左岸的由湯‧福特主理的聖羅蘭」。名字就是名牌的道理當然顯然易見,但是當今世上能做到引人無限遐思而且有攝人氣勢的就只得Yves Saint Laurent,聖羅蘭。


Louis Vuitton一聽就知是法國中年麻甩佬,中譯路易威登倒是名乎其實,可以威到盡瞪眉凸眼。Chanel / 香奈兒一聽就知是女人名,沒了男女通吃兩家茶飯的特殊魅力。Comme des Garçons的名都好聽又有意思,但不是人名,沒有人氣就失去靈性了。本來祖師Christian Dior也和Yves Saint Laurent一樣有氣派有魅力,但近十年八載已經半身殘廢,變成只得Dior了。而且,你絕不會誤會YSL是別國的牌子,因為後面寫明rive gauche,不可能是泰吾士河或多瑙河或黃河的左岸,你一定知道是巴黎的塞納河左岸!而聖羅蘭代表的正是巴黎。


YSL完全體現張愛玲「成名要早」的理論,21歲就繼任Christian Dior掌舵人寶座。名字濃縮為三個字母然後在全世界家喻戶曉,1971年親身全裸上陣拍男性香水廣告,讓世人見識名字的威力,名牌的霸氣。



圖1︰名牌值錢是因為這塊label,因為牌子的英文就是label,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沒有它,你會用五位數字買一件外套?圖2︰像LV和Chanel一樣,YSL都有一個達至文化圖騰地位的logo,這位幸運兒甚至更有藝術地位。(圖為08 S/S YSL Cassandre logo長袖衫。)


YSL Family


讀心理學的舊同學說︰「Everyone is fundamentally alone.」嗯……我不盡同意。我明白任何人(精神上)都需要有一個可以完全獨處的安身立命之所,好讓自己搜索靈魂深處,直至一天不再害怕孤獨。如果不怕孤獨,人生還有什麼好怕呢?你看聖羅蘭本人多麼怕孤獨,否則為何私人生活如此萎靡?


先生他工作時當然不會幾十個友儕圍著他畫設計圖,但數十年來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幾何是單打獨鬥的?Pierre Bergé幫不善營商的他打理生意,丹露為他作最佳演示人辦,Loulou de la Falaise作他繆思女神……這些當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此可見,人在孤獨過後,有時都需要他人欣賞,再反饋滋潤本身,才有進一步的提昇。道理上,人不應只是做了步驟一,就可達到效果一;步驟二,就達到效果二。人應該是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好才是。因此,孤獨有時熱鬧有時才是人應該有的生活吧。


這個聖羅蘭大家庭當然不只這些Betty Catroux、Nan Kempner、Paloma Picasso的老朋友老客人,還有Helmut Newton這些在事業上相互激發的,還有Carla Bruni、Naomi Campbell這些在天橋上的,還有……這才是現今最最最重要的一環。任何年過半百的人都一樣,他們一生認識了無數的朋友,年紀相差的幅度愈來愈大,於是有了一些對他們來說是小朋友的,但對大家來說,他們就已是大人物了。


早在他1999年退出成衣部門之時,他眼光獨到,挑選Hedi Slimane和Alber Elbaz作男女裝左右門神。雖然兩人都只能在YSL屋簷下短暫逗留三個季度,但之後發生的都是時裝史了。Alber Elbaz之後成了另一Parisian Chic班霸Lanvin的舵手,一季又一季地chic下去。Hedi Slimane之後則回歸Dior House。你沒看錯我沒寫錯,是「回歸」而非進駐。別忘記YSL是Dior唯一入室弟子,YSL門下的Slimane不是回歸Dior,是什麼?時裝是浪漫的非因為老脫離現實,而是在現實世界裡呈現戲劇化情節。


世界最後一位YSL family member是Stafano Pilati。他接手YSL後被大師接見,亦表示滿意他的作為。Stafano Pilati三年多來的成績我們有目共睹,連開始時不怎樣的男裝也漸入佳境。Tom Ford算什麼?他只是一個不稱職的外傭,只能短暫在時裝屋的小廚房裡作威作福,完全不理家庭傳統,客人家人很快就把他趕回老家了。至於老Karl,他像命中注定那討厭的中學二年級隔籬位的女同學,一輩子都在和你爭仔爭名,爭朋友爭地位,鬥到其中一方死的那天就會發覺沒了對手是多麼的悶,唉!



圖3-5︰數十年來他們都陪伴在聖羅蘭的左右︰Pierre Bergé、Loulou de la Falaise、Betty Catroux、Catherine Deneuve。



圖6-7︰Monsieur Saint Laurent親自揀的人。Alber Elbaz和Hedi Slimane一肥一瘦在離開YSL rive gauche後都分別成為巴黎男女裝的執牛耳者。



圖8︰YSL rive gauche by Hedi Slimane,可一不可再的有型。圖9︰Stafano Pilati主理的YSL完全能做到什麼是巴黎。


40 Years in Fashion


關於聖羅蘭本人的時裝貢獻,我會這樣看。


他作為couturier把ready-to-wear的概念帶到全世界,雖說時裝民主化是時代必然,但他就算不是第一個這樣做,但他都是最為以此昭著的大師。Haute Couture是美不勝收而且有藝術性,但究竟沒幾人能著到。因此高級成衣的出現就如抽水馬桶以前是慈禧太后才有得用的皇室恩物,但今日人人有份。也許這個比喻有點不夠高雅,但你明白我意思就ok啦。


大半個世紀以來,女性時裝都是由男性(基佬)設計。Coco Chanel本身就鬧過Christian Dior將她努力拋棄的束胸衣和傘裙架通通以New Look借屍還魂。但YSL作為一同志設計師,他的「Le Smoking」是絕對的革命性,讓現代女性可以穿上西服褲裝在大都會衝鋒陷陣,或換上裙裝來個錦衣夜行。我想起在兩年前我初寫時裝博客之時,就提起了告訴同學仔YSL讓女性穿西褲的事。不諳時裝的同學只是一盤冰水兜頭淋,反問我中國女子不是一直穿褲麼?那時我時裝見識是幼稚園中班(現在大概小學一年級,中間留左一年班),還一時語塞無法應對。


如今要再答同樣的問題,我只能說整個時裝文化建基於西方(更準確是歐洲),中國從來都不關事,而且在可見的將來都只會是消費者 / 製造者,而非創造者 / 鑑賞家。因此,中國人未曾參與這個遊戲,如今也只是某些中國人以為自己有份玩,更有些以為自己將會是未來的主宰,可悲。無論如何,Le Smoking是創先河的,即使後來被人將之與中產階級的保守腐朽掛鈎。


如果要數下去,以畫入衣、海軍服、狩獵裝、鴉片、俄國風情、非洲靈感、桃紅蝴蝶結、透視、方扣皮鞋……原來經典那麼多,他留下淘不盡的一口井,日後rendition亦會源源不絕地永遠出現。Merci beaucoup,聖羅蘭先生。



圖10-11︰1966年的Le Smoking,YSL把男裝帶到女性衣櫃,影響力無遠弗屆。2006年Hedi Slimane將女性化後的Le Smoking再度帶回男人衣櫃。一個來回整整四十年,時裝誠然浪漫。



圖12-13︰Miuccia Prada本身是聖羅蘭的擁護者之一,據說她今年秋冬男裝靈感就是來自YSL打理嘉芙蓮‧丹露行頭的《青樓紅杏》。對不起,我選了張沒戲服的圖片。


參考︰http://appledaily.atnext.comwww.style.comwww.nytimes.comwww.impaward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