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所謂青春

近年在時裝天橋上留腳印的俊男美女一般而言不出二字頭,言而能負擔起天橋時裝的客鮮有不出二字頭。時裝世界用比荳蔻年華多一些的模特兒作幻燈片,讓看到花生騷或時裝照的人把慾望投射,乖乖奉上鈔票。這種幻覺的代名詞其實是「青春」。


我向來都不是皮光肉滑、頭髮彈下彈下的那種「仔」。一直就心知肚明,但到了新環境就倍加感受,只因井口擴建,天空的視野更廣闊。有時我覺得沒有那種皮光肉滑的外表就沒有青春氣息,有時我又覺得要風流快活荒唐不羈才算是青春。但無論如何,兩種我都不太自覺有。


這時似乎理應很坎普地奏起《青春舞曲》: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我的青春一去無影蹤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別的那樣喲 別的那樣喲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青春是美夢又遠去於瞬間


意外地,在我腦海裡響起的竟然還有假音人陳浩峰的《什麼是青春》,當年第一次聽簡單直接地叫我意識到自己沒有像其他人(同學)一樣享受青春,到後來就只有追憶逝水年華。我安慰自己我沒有像那些放浪形駭的少年一樣浪費青春,可惜真相是--青春不浪費最終也是會失去的。


講了那麼久,你可能會問︰點解好似唔太關時裝事?如果你稍有留心本博客,幾時有見過我指名道姓說誰穿得好誰穿得不好?什麼衣服不能沒有?或者大談自己購物經驗?即使有,都不過輕輕帶過。事實是,本人掛style的羊頭,賣life的狗肉。


在我眼中有些青春look是要我命的,永遠喜歡(出現在別人身上)。由頭開始︰髮腳髮鬢見少少青。見青,明顯就是以髮型來見到青春的暗示,好睇有型,可是我從來唔會隡的,剪短些少都周身唔聚財。開學前因為受了些刺激,把留了大半年的剪到近很短(都無見青喎),結果最近決定再次留長。即使那比長不足比短有餘但很厚的斯文頭從來只有一個人欣賞,我都寧願不見青,放在他人身上顯得青春,不代表在我頭上也能同樣開花。


上身是貼身低胸T恤,不是沒有試過,買過兩件Margiela的,著完都只有一種感覺︰搞笑藝人想轉型做性感尤物。(但我周圍叫人買喎,排骨薄如紙的楊奶著得很好。)第三樣是短褲或四個骨褲,但「四個骨褲」這名字有問題,一個骨(quarter)是四份之一,四個骨是完整一條長褲吧?還有一個名叫七分褲,可是七分褲又同三個骨褲相差五個巴仙!總之就是男仔夏天在穿的那類褲。月前食晏的伴問為什麼未見過我穿短褲,我只是瞪一瞪她。所以你明為何從來不穿短過「上五吋下五吋」的褲的我那麼欣賞roll腳潮流啦!因為已經把可露的極限露盡了。想扮青春似乎重點都是在露些肉,到底是青春的肉體比較值得露的。我唯一覺得青春味濃而可以放到身上的,只不過是沒有難度可言的hoodie。



圖1-2︰所謂見青是有薄薄一層頭髮,但見到丁咁多肉地。相片都是Hedi Slimane的作品,他是我這一代奠定青春是什麼的人。



圖3-4︰HS為青春定義,那麼為青春下注腳當然是吉士雲遜,當然我也想起發動《青春版牡丹亨》的白先勇。圖為《大象》和《迷幻公園》,期待新作《Milk》。



圖5︰MMM低胸貼身T,我喜歡出現在他人身上。圖6︰CdG 09 S/S,短褲,我見到其他人著得好睇時,將天蠍座的jealousy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百個覺得順眼後生仔的等如一個


近十年十零廿歲的香港仔典型打扮︰周杰倫髮型師發明的9:1界、V領窄T攝入窄腳牛仔褲露皮帶buckle、尖頭wing tip波鞋(其實我不肯定這自稱sneakers是否可穿來做運動)。後生就有這種好處,乜騎呢嘢都放晒上身都冇事。我無意judge這打扮是好或壞。我是說後生可以經得起騎呢,總之我沒有judge。


總是很多人問我︰現在讀書的地方的人穿得怎樣?說到底都是大學院校,難看的永遠都有,養眼的也和想像中差無幾、只不過唯一問題是,數來數去都是同一個款,即使有一百個覺得順眼的,但一個我都唔認得,點解呢?我都不知道,又是那些老老套套的個人風格嗎?我在想︰即使同一套衫放在不同人身上都會有唔同的效果(我深切體會,以上段穿Margiela T的經驗作證)。你的個人風格是未必被衣服蓋過的,除非你穿了像CdG Play的制服。


最後我得出的答案是很沒有創意的,居然是︰在香港,主流力量太強。看電視就只得一個台(題外話,葉宇軒語「亞視的收視人數一定多過無綫,計埋大陸嗰啲」)、聽廣東歌的幾乎都等於喜歡容祖兒。你可以歸咎於沒有選擇。對!的確是沒的,即使八掛周刊有廿本,其實封面內容設計連口吻都無甚差異。我時時用此比喻︰生物學有所謂生物多樣性,愈多種類的生物對世界愈有利。千古不變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時裝界。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一直不自覺青春了,因為通常coming of age的半熟少年都要靠成為群體動物來生存,我試過,也失敗了。找適合的文化符號來包裝自己是最簡易直接的方法,例如喜歡容祖兒或濱崎步或麥當娜。我相信人人本身都有其獨特之處,我有自然你都會有,只不過是成長的期間,是否因為大眾壓力害怕孤獨而自我克制乃至磨滅菱角而最於變成千人一面?


在另一個blog寫時裝以外的興趣,有音樂、星座和戲劇等,都未必是太眾之選。我不敢自詡獨一無二,也沒有說品味上佳,但我只是坦然地把自己同別人不同之處活出來,我覺得這也是每人來到世界的基本責任。


開始時,我其實唔太想知自己想講些什麼,寫著漸入佳境。再一次,我要引葉宇軒語作結︰「我先唔住李柱銘住過間hall,我要人地話住在葉宇軒住過的hall。」青春太抵不在乎於皮光肉滑或喜歡濱崎步或容祖兒,而是young at heart,老土版本叫人老心不老,隨心所欲地生活,才真固青春的風流。



圖7︰雖說是周杰倫(的髮型師)發明,但我覺得推波助瀾的是棒棒堂。圖8︰標準young look by izzue collection。




圖9-12︰喜歡容祖兒或麥當娜或Ayumi都可以使自己獲得一定認同,但是否再無其他選擇?我也喜歡一個Ayumi,但她不姓Hamasaki,姓Ishida,石田亞由美。


後記︰我本來覺得有型後生應該放浪形駭無須解釋失蹤因由,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就做不出來。功課有點忙,所以沒有時裝寫《Ready-to-wear Playback Part 2-6》,現在補也沒有意思了。停工太久有點生疏,問朋友想看什麼,異口同聲都是倪周的八掛。夾硬要講的話,我以前不明白為什麼男人愛學生妹就顯得蒼老,如今明白了;又,小時候覺得女人過了四十就算老,看過《色慾都市》後深信四十對現代女性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新開始啊!周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