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08總結

舊年沒有寫回顧,今年一定要寫,因為我向來都喜歡檢視發生過的事,作個紀錄也好,收取經驗也好。2008年的世界進入新秩序,金融界如是,時裝界如是。不過,我的時裝總結也許和主流潮流記者做的相差甚遠,因為我只懂做我看到的。


第1回時裝大賞發表


從金球獎到金像獎,從專業推介到中文十大,從有線大賞到唱片大賞,從新秀大賽到紅白大賽,通通都是我節目表上的highlight。因為我喜歡年年有些不能不做的事,有點神聖的儀式。可是在YouTube盛行的今時今日,根本沒有什麼節目是要趕回家中電視機前坐定定睇。單是懷念老好的日子也沒有作用,既然沒有,索性就自己製造給自己吧。


我的時裝大賞若評男裝是個人口味,評點女裝則是越俎代庖。(不是說我一直不認寫的是時裝評論嗎?就算我認,都要你覺得係先得嘅!)


大眾賞︰American Apparel。好似上月於深圳開店,但我仍然靠朋友買它。American Apparel當然沒有TopMan/ TopShop的時裝感重,但說到原創性和方便性的話,絕對惠民之選。至少,是買得到的,而非CdG for H&M那些累街坊又唔算靚得去邊。



大眾賞︰簡易、有型、原創、唔貴都是AA吸引之處


最優秀新人賞︰Damir Doma。去年得主為Thom Brown(但今年第1回喎),今年得主必是Damir Doma。08 S/S巴黎出道,08 A/W就已經和Lanvin的肥瘦組合及Dior Homme的KVA並列於《Gap Press Men》的專訪中,人氣可見一斑。和Thom Brown截然不同的是,Thom Brown似是90年代的W. & L.T.,將瘋狂與好玩的共冶一爐,不同只是Thom是黑白灰,W. & L.T.是七彩斑斕。而Damir Doma則是下一個的Raf Simon或Hedi Slimane,應該是未來十年新經典的創造者。假如在香港開店,實有可為。



最優秀新人賞︰Damir Doma,應該是未來十年最多抄襲貓的設計師。1978年11月的《號外》裡有篇《下一個十年的時裝》的預言,如果我買中Damir Doma,應該轉行去炒金。


外套賞︰Jil Sander。我是讀時裝的,但我不是讀時裝設計的,但我也會有想設計的時刻。當我看到08 A/W Raf Simons的Jil Sander雲石紋外套時想起︰其實我看到舊鄰居家裡的雲石紋時,都想過以可拿來造衣服啊。可是,想得出和做得到是兩碼子事,正如喜歡聽歌的人是否都可以去當歌手?總之,我一定會欣賞他的雲石外套,因為正如你老師會因為你跟足佢的教法來做題目而給你高分。



外套賞︰Jil Sander的雲石褸。好似大陸舊居都有一套紅木雲石的飯枱。


褲子賞︰Yves Saint Lurent。本來應該是Junya Watanabe,因為是他多季的roll腳styling令今年長褲褲腳離地的距離直線上升,讓鞋面得以重見天日。但最後揀YSL是因為褲子賞應該是造好的褲,而不是造好個褲的trend吧?08 A/W男裝褲潮呈現長短兩極化,而YSL正好就兩方包抄。於我而言,吊腳表面上比roll腳不造作,又不必次次捲,對講求實惠者更佳。



褲子賞︰YSL,吊腳和過長都有,但我當然偏愛吊腳。


鞋子賞︰Church's。教堂鞋向來不是時裝人之選,以前我每經過金鐘PP的專門店都瞄一瞄,然後想沒有50歲都幾難著。想不到在近兩年推出大量新鮮彩色wingtip配搭,一雙Burwood叫我朝思暮想,男裝Burwood雖售約五千,但CdG HP恤衫都要過五千,都唔算貴咯。要貫徹我演歌迷身份的話就必揀白底紅邊,但要襯衫的話就白底銀邊最正!



鞋子賞︰Church's以前主攻classics,如今有潮款,女裝也有size。


功勞賞︰Yohji Yamamoto及Comme des Garcons。經過好幾年沉悶的YY主線今年秋冬的格仔大袍和很有趣。小時候沒有兄弟姐姐陪玩的我,日常最喜歡的活動是拎晒全房的所有大細棉被毛巾披在身上在床上又唱又跳,直至畀人一下藤條fit落來。所以在YY重見這些棉被毛巾大袍,委實叫我動容。CdG受賞因為她和YY是合該同一時間出現的同志,正如有梅艷芳就有張國榮,有甄妮就會有羅文……況且,她秋冬女裝的惡趣味系列同男裝Punk仔裙咁靚。



功裝賞︰YY格子綑布西裝和CdG HP punk仔look,09 S/S川久保玲繼續出男裝裙,期待周街有人著的場面。


男裝賞︰Number (N)ine。根據6月時的舊文,有份提名應該是Prada、Lanvin、YSL、N(N)、Gucci。Gucci去掉styling後只剩下什麼?答案是乜都冇。Lanvin靚咗起碼6季,現在選他也有點標尾會況味,YSL和Prada都有獎,根據本地各大小頒獎禮的慣例,有了獎的通常都唔使旨意仲有得拎。但我覺得N(N)是實至名歸的,best buy是民族流蘇鞋。



男裝賞︰Number (N)ine,日本人崇美,造country classics都好過人。民族流蘇鞋,只有不幸的失明人民才不知到六千蚊和三百蚊花園街貸色的分別。


女裝賞︰Givenchy。我考慮了很久,是否應該選Balmain,但我想難得水準不穩的Ricardo Tisci能做到如此上佳的系列,去年香港沒有見人著,今年劉嘉玲都著了,日本的歐陽菲菲以至外國的麥當娜都紛紛選它。Balmain現於《Purple Fashion》這種前衛些少的時裝圈已經大熱,明年應可盡得天下。



女裝賞︰Givenchy那一抽抽的南美天主教鏈,中外女星各有演繹。


大賞︰Prada。縱觀全年成績,Miuccia Prada順利跑出。先是春夏的迷幻小鳳仙比同類型art trend代表Fendi顯然更好看,也比Dolce & Gabbana的潑墨(其實不是墨,是油彩吧,但我喜歡李碧華的《潑墨》)更有原創性和偏門,偏門不是用來撈的那種,而是告訴你主流以外的可能性--可以咁其實仲可以咁。到秋冬時的lace trend,她也與眾不同,她把lace背心放在男裝恤衫之上,是Femininity/Masculinity的成功中和。而2008的Prada男裝更是Masculinity/Femininity的新中性典範,更有剛出道時的鄉裕美氣質。明年接棒者應該是Givenchy by Ricardo Tisci的陰/陽男裝。



大賞︰今年讚了很多次,讚到我用碎布做手工都做Prada。


延伸閱讀


好的文章不應該有後補的閱讀,但我明顯不是作好文章的人。有時真羨慕人家出書,有第1版第2版,錯了可以改,可惜我只是blogger,沒有人翻看你改正的地方,錯了就只是錯了。所以在這一次過為今年錯了或寫得不夠清楚的補上一些延伸閱讀。


由近而遠,《所謂青春》裡我不是說麥當娜或Ayumi唔好,而是除了這些,我們還有很多選擇的。一樣米養百樣人,但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就是一樣米養幾種人。如果你選擇不同的,你一定有點什麼和旁邊那位不同,所以就算你穿同一套衫,都不會和他/她一樣。而且,不是叫你包拗頸那種︰某同學喜歡Suede,你就死都要Coldplay。而是隨心所欲地揀選,而且樣樣都要試,試了不喜歡總比沒有試好。我的經驗是︰誤錄的NHK節目裡有日本Punk團Sheena & The Rokkets,因為覺得女主音鮎川陽子有點似歐陽菲菲於是坐下來細聽,結果5分鐘後我心跳氣喘--非因興奮,而是我我聽punk rock的生理不良反應。馬上跑去聽Frank Nagai和松尾和子的《Tokyo Nightclub》才能定下心神。你可以笑我乞兒身,有Gareth Pugh都唔識著,走去著Oscar de la Renta。算啦!Gareth Pugh留番你,我無福消受。


《沒有校服的日子》裡面我寫半身斗篷和長頸巾這些看似不實際的item作返學衫,我實驗過了,長靴+長頸巾 / 半身斗蓬的公式是對的,斗篷和長頸巾是不能放在一起,有風吹過時飛起的斗蓬非常過癮。《2008的Prada男裝--鄉裕美靈感》的那件喇叭由袖恤衫,原來後來用來影74年單曲《花與蜜蜂》的封面,《花與蜜蜂》其實就是他74年紅白著裙仔同legging唱那首。講起legging,明年男裝的新大陸就是legging!



片1︰Sheena & The Rokket《You May Dream》片2︰法蘭永井及松尾和子《東京夜總會》。



圖1︰Go Hiromi 1974年單曲《花與蜜蜂》。圖2︰明年男裝新大陸就是legging,其中以Givenchy by Ricardo Tisci為首。


Me


仍舊那句︰對我本身無興趣者請向東北方46.7度的交叉click一下。(Mac機剛是西北方。)


年頭為2008寫下10個願望,都不是中六合彩那種不切實際的願望,是有可能的一些目標。年底總結是大概有一半算是達到的,其實已經感激上蒼。前半年不容易過,後半年到了新環境又重新為自己計算,前路雖然充滿未知之數,但未知有著更多可能性,也是好的。而且期間我也得到不少肯定,有雜誌選我為fashion blogger學界代表,相信達成一些看似不平凡的願望並非不可能的。


童年最喜歡看的肥肥走了,同日又收到另一叫人悲哀的死訊。年中編寫同學錄是我本年其中一樣最引以為傲的事,是珍貴青春回憶的一份重要紀錄。雖然金融海瀟與我這等無產階級無甚閞係,但這年我也經歷不少大起大跌。然而,我知道我是被看顧著的。時裝,於我而言,不再是生命中的唯一,但我絕對不希望和它斷絕關係,因為時裝就既是我表現人生真善美的道,也是其中一項我能為世界貢獻的道。



©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所謂青春

近年在時裝天橋上留腳印的俊男美女一般而言不出二字頭,言而能負擔起天橋時裝的客鮮有不出二字頭。時裝世界用比荳蔻年華多一些的模特兒作幻燈片,讓看到花生騷或時裝照的人把慾望投射,乖乖奉上鈔票。這種幻覺的代名詞其實是「青春」。


我向來都不是皮光肉滑、頭髮彈下彈下的那種「仔」。一直就心知肚明,但到了新環境就倍加感受,只因井口擴建,天空的視野更廣闊。有時我覺得沒有那種皮光肉滑的外表就沒有青春氣息,有時我又覺得要風流快活荒唐不羈才算是青春。但無論如何,兩種我都不太自覺有。


這時似乎理應很坎普地奏起《青春舞曲》: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我的青春一去無影蹤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別的那樣喲 別的那樣喲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青春是美夢又遠去於瞬間


意外地,在我腦海裡響起的竟然還有假音人陳浩峰的《什麼是青春》,當年第一次聽簡單直接地叫我意識到自己沒有像其他人(同學)一樣享受青春,到後來就只有追憶逝水年華。我安慰自己我沒有像那些放浪形駭的少年一樣浪費青春,可惜真相是--青春不浪費最終也是會失去的。


講了那麼久,你可能會問︰點解好似唔太關時裝事?如果你稍有留心本博客,幾時有見過我指名道姓說誰穿得好誰穿得不好?什麼衣服不能沒有?或者大談自己購物經驗?即使有,都不過輕輕帶過。事實是,本人掛style的羊頭,賣life的狗肉。


在我眼中有些青春look是要我命的,永遠喜歡(出現在別人身上)。由頭開始︰髮腳髮鬢見少少青。見青,明顯就是以髮型來見到青春的暗示,好睇有型,可是我從來唔會隡的,剪短些少都周身唔聚財。開學前因為受了些刺激,把留了大半年的剪到近很短(都無見青喎),結果最近決定再次留長。即使那比長不足比短有餘但很厚的斯文頭從來只有一個人欣賞,我都寧願不見青,放在他人身上顯得青春,不代表在我頭上也能同樣開花。


上身是貼身低胸T恤,不是沒有試過,買過兩件Margiela的,著完都只有一種感覺︰搞笑藝人想轉型做性感尤物。(但我周圍叫人買喎,排骨薄如紙的楊奶著得很好。)第三樣是短褲或四個骨褲,但「四個骨褲」這名字有問題,一個骨(quarter)是四份之一,四個骨是完整一條長褲吧?還有一個名叫七分褲,可是七分褲又同三個骨褲相差五個巴仙!總之就是男仔夏天在穿的那類褲。月前食晏的伴問為什麼未見過我穿短褲,我只是瞪一瞪她。所以你明為何從來不穿短過「上五吋下五吋」的褲的我那麼欣賞roll腳潮流啦!因為已經把可露的極限露盡了。想扮青春似乎重點都是在露些肉,到底是青春的肉體比較值得露的。我唯一覺得青春味濃而可以放到身上的,只不過是沒有難度可言的hoodie。



圖1-2︰所謂見青是有薄薄一層頭髮,但見到丁咁多肉地。相片都是Hedi Slimane的作品,他是我這一代奠定青春是什麼的人。



圖3-4︰HS為青春定義,那麼為青春下注腳當然是吉士雲遜,當然我也想起發動《青春版牡丹亨》的白先勇。圖為《大象》和《迷幻公園》,期待新作《Milk》。



圖5︰MMM低胸貼身T,我喜歡出現在他人身上。圖6︰CdG 09 S/S,短褲,我見到其他人著得好睇時,將天蠍座的jealousy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百個覺得順眼後生仔的等如一個


近十年十零廿歲的香港仔典型打扮︰周杰倫髮型師發明的9:1界、V領窄T攝入窄腳牛仔褲露皮帶buckle、尖頭wing tip波鞋(其實我不肯定這自稱sneakers是否可穿來做運動)。後生就有這種好處,乜騎呢嘢都放晒上身都冇事。我無意judge這打扮是好或壞。我是說後生可以經得起騎呢,總之我沒有judge。


總是很多人問我︰現在讀書的地方的人穿得怎樣?說到底都是大學院校,難看的永遠都有,養眼的也和想像中差無幾、只不過唯一問題是,數來數去都是同一個款,即使有一百個覺得順眼的,但一個我都唔認得,點解呢?我都不知道,又是那些老老套套的個人風格嗎?我在想︰即使同一套衫放在不同人身上都會有唔同的效果(我深切體會,以上段穿Margiela T的經驗作證)。你的個人風格是未必被衣服蓋過的,除非你穿了像CdG Play的制服。


最後我得出的答案是很沒有創意的,居然是︰在香港,主流力量太強。看電視就只得一個台(題外話,葉宇軒語「亞視的收視人數一定多過無綫,計埋大陸嗰啲」)、聽廣東歌的幾乎都等於喜歡容祖兒。你可以歸咎於沒有選擇。對!的確是沒的,即使八掛周刊有廿本,其實封面內容設計連口吻都無甚差異。我時時用此比喻︰生物學有所謂生物多樣性,愈多種類的生物對世界愈有利。千古不變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時裝界。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一直不自覺青春了,因為通常coming of age的半熟少年都要靠成為群體動物來生存,我試過,也失敗了。找適合的文化符號來包裝自己是最簡易直接的方法,例如喜歡容祖兒或濱崎步或麥當娜。我相信人人本身都有其獨特之處,我有自然你都會有,只不過是成長的期間,是否因為大眾壓力害怕孤獨而自我克制乃至磨滅菱角而最於變成千人一面?


在另一個blog寫時裝以外的興趣,有音樂、星座和戲劇等,都未必是太眾之選。我不敢自詡獨一無二,也沒有說品味上佳,但我只是坦然地把自己同別人不同之處活出來,我覺得這也是每人來到世界的基本責任。


開始時,我其實唔太想知自己想講些什麼,寫著漸入佳境。再一次,我要引葉宇軒語作結︰「我先唔住李柱銘住過間hall,我要人地話住在葉宇軒住過的hall。」青春太抵不在乎於皮光肉滑或喜歡濱崎步或容祖兒,而是young at heart,老土版本叫人老心不老,隨心所欲地生活,才真固青春的風流。



圖7︰雖說是周杰倫(的髮型師)發明,但我覺得推波助瀾的是棒棒堂。圖8︰標準young look by izzue collection。




圖9-12︰喜歡容祖兒或麥當娜或Ayumi都可以使自己獲得一定認同,但是否再無其他選擇?我也喜歡一個Ayumi,但她不姓Hamasaki,姓Ishida,石田亞由美。


後記︰我本來覺得有型後生應該放浪形駭無須解釋失蹤因由,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就做不出來。功課有點忙,所以沒有時裝寫《Ready-to-wear Playback Part 2-6》,現在補也沒有意思了。停工太久有點生疏,問朋友想看什麼,異口同聲都是倪周的八掛。夾硬要講的話,我以前不明白為什麼男人愛學生妹就顯得蒼老,如今明白了;又,小時候覺得女人過了四十就算老,看過《色慾都市》後深信四十對現代女性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新開始啊!周小姐~


©